首页 > 初中 > 初二> 正文

   叔叔共享的那些事作文1000字



【篇一:共享的那些事】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像五十年前的模样,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创新环保”的思想,但这个问题不是有想法就能发展的,更多的是要让人们有统一的观念去看待问题。要想让各个地区都迈进“共享时代”并非

【篇一:共享的那些事】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像五十年前的模样,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创新环保”的思想,但这个问题不是有想法就能发展的,更多的是要让人们有统一的观念去看待问题。要想让各个地区都迈进“共享时代”并非简单,问题出现在老百姓们心里的那一根弦儿……他们究竟对“共享时代”有何看法呢?

叔叔,一名保安,采访内容:“共享时代”对他生活的影响。“哟!共享单车是吧?说来话长!小王同学,跟你说呀,之前想攒钱买辆汽车,可又担心路上堵车、没有车位,买自行车又不合算,很是犹豫。现在我上下班骑共享单车,等我到家吃饭了,我同事还被‘堵’着呢!哈哈……如果多一些这样方便实惠的资源世界人民享福,老百姓们当然支持!”“谢谢李叔叔,再见!”“哎,小王,说好借我的《三国演义》跑哪儿了?”李叔叔一脸急切。我抓抓脑袋说道:“不是跟您说过了,咱们门口开了个‘共享书店’,您有空就去呀!”“知道喽……”话音未落,只听嗖地一声,李叔叔骑着共享单车不见了。

采访总结:李叔叔,现代基层人物代表。对于这些积极乐观的劳动人民,他们能快速适应社会上对他们有利的变化,对于“共享”问题更多的是在看利处而难以考虑到“共享”的不良影响,他们为“共享”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高兴,体现出“共享时代”在劳动人民眼中是他们所向往与期待的,他们为此感到自豪、兴奋。

爸爸,一名汽车制造部经理,采访内容:“共享时代”对人民生活上的影响与思想上的改变。只见爸爸一脸吃惊地看着我,无法相信我突然对社会问题如此关注。当他看到我一脸的坚定,接受了这个令人吃惊的事实,便娓娓道来。“虽然我自己生活中用到的‘共享’并非很多,但是对于‘共享时代’我有一些看法。‘共享时代’不仅是要使国人的经济实力有所提升,还要让国人在思想上、素质上做一些变化。如果是二十年前,一位陌生人向你借一本新书,你会同意吗?答案可能不只有两种,不同的人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所以很多人可能因此错失很多获得新知的机会。但现如今,有一本新书摆在‘共享书店’中,你会借吗?只要我需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人们的思维不能局限于‘让自己独有’,要转化为‘让更多人共同拥有’,共同进步。但“共享时代”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因为新生事物需要有个发展的过程。所以‘共享时代’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引出一些问题,对于每个人,‘共享’都可以是不一样的……”

采访总结:“共享时代”让人们有了更多新的看法,也让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了最普通的心声,可是这些心声是人们对“共享时代”真实的看法,印证了“共享时代”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并不简单……

【篇二:共享那些事儿】

以前的封建思想正在人们的心中慢慢消失。时代正在不断变更;科技正在不断发展,最近,一种单车成为了热点。很多人一开始或许会和我一样,一脸好奇,单车?自行车?

我第一次听说并使用这种单车是通过我妈妈的。说来惭愧,我这几天因为学习压力太大,都不怎么看新闻了,也没有时间关注热点。

那是某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把堆成山丘的作业做完了,有点激动地伸了个大懒腰,因为以前总是想着周末有的是时间,慢慢做……结果磨叽磨叽就磨到了礼拜天晚上赶着做,先不说质量怎么样,还免不了听几句熟悉的唠叨声。所以今天可谓是“前无古人”啊。妈妈在旁边看着我一脸疲惫又一脸笑意的样子,看了看时间,提出:“女儿啊,我看着你有点疲惫,现在才六点三刻还没到,我们要不要去超市逛一圈啊?”

“好啊,好啊。”

都说“两个女人一台戏”,这话果然不假。到了超市,我和妈妈默契地看了对方一眼,一笑,开始了刚刚在路上就讨论好的计划——要开心的购一次物,我负责吃的,妈妈负责穿的和用的,资金嘛……总之奉行四个字“开心至上”。

购物是爽了,可是计划果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我们来的时候是走过来的!然后,你就会看到在商场门口,有一女一孩眉头皱着,站在地上,吹着冷风,脚下还有两大袋的东西……

突然,妈妈好像看到了什么,把我拖到了几辆单车前。我一边观察一边看着妈妈摆弄着手机。这几辆单车竟然长得一模一样,无论是款式还是颜色!我一脸疑惑的问着:

“妈妈,这什么啊?我们就这样骑走了,那车主……”

“啊,车主?”妈妈好像是摆完了,听到我的问题,“车主……哈哈哈,你这孩子是不是整天沉浸在学习的海洋,快要与世隔绝了?这种车啊,是最近很火的一种新发明,称为共享单车——摩拜。它呢,你只要下一个软件,再扫一下二维码,付一下押金,就可以骑了。”

“哦……”听了这番话,我恍然大悟,原来同学们说的摩拜就是这个啊,看来我再不关注新闻,就要变成老年人喽!

现在,随着共享资源越来越多,它正在与我们每个人产生密切关联,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共享时代,正在来临!

【篇三:骑单车的那些日子】时代

“叮铃铃-——”“吱-——噔-——”晨光熹微,街上早已开启了新的一天的生活。在梧桐树撑起的天然伞下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骑着的是那辆橙色小车,轻盈地划过清晨的落叶,留下空气和诗意。

我走在上学路上,观赏着这清晨的忙碌和惬意,不禁想起儿时的清晨时光。上幼儿园时,爸爸总会骑车送我去上幼儿园。清晨,楼下就会荡漾起一波悦耳的铃声,顺着风飘进我的窗户里,向下望去,爸爸单脚支撑着自行车的平衡,对楼上的我喊道:“上幼儿园去喽!”“好嘞!”我跳下床,洗漱、吃早饭一气呵成,然后迈开脚丫子下楼,跳上自行车后座。就这样,爸爸载着我摇摇晃晃地驶向远方。

如今,仿佛又回到从前,回到了家家户户骑车上下班的日子。改变的是,我们不再独自骑各家车,而是几百个人在不同时间中骑同一辆橙色单车,同载着愉悦的心情及一车暖阳,或是雨露点点,在大街小巷中穿梭自如。

这是共享单车,车身为橙色,用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解锁使用。共享单车有定位系统,可得知单车每时每刻的所在地,好方便大家使用或是找寻单车。

共享单车带给我们的是便利与环保。它可供任何人使用,让大家无需在等地铁或是巴士中浪费宝贵时光,而是骑上车潇洒地扬长而去。它是以人力所行驶,不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空气。环保出行,这一直是大家所希望的。

共享时代,是大家共同享受便利的时代。记得学车时就是骑共享单车学会的;记得父母经常骑共享单车上下班;还有昨天-——

我骑着共享单车一路驶到老家去。路上,细风轻柔扫过脸颊的舒适感觉,让人心生愉悦之感。一路唱着歌,一路踏着踏板,一路摇摇晃晃,一路风景宜人。我慢悠悠地骑着,观赏着远处的大树,河道。天很蓝,蓝得透彻;云很白,静静的、连绵起伏的。路上有几辆共享单车驶过,也是慢悠悠的,和着风声铃声。

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便利和环保,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和陌生人同享一车,和陌生人同享愉悦,融入生活,让生活在分享中一路行驶下去,去往远方。

【篇四:那些年我们共享过的事物】

那层层叠叠的高楼,那街头上的车水马龙,无一不比从前更加进步,发展得更好。而近几年冒出来的“共享单车”“共享书店”等等让人们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现如今,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中“小黄”“小绿”,这些可爱的名字其实都是不同种类的共享单车。人们之所以用它,是因为它方便,便宜。自行车体形小,可以方便地在人群之中穿梭,更何况,骑车对于现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既能够锻炼身体,不让自己患上由于长期坐着而引发的亚健康,也同时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让“温室效应”加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越来越多的“共享”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可以共享的事物有很多,大到汽车房子,小到衣服充电宝,可是人们借了就一定会还吗?能爱惜爱护它们吗?

答案是不能。新闻隔一阵就会有报道,像共享单车被扔在树上啊,随地一扔啊,甚至还有人给它刷上新漆占为己有。人们的贪念在这些事上显露无疑,这也是在给自己蒙羞,虽然这些事物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人们似乎也离不开它们,可为什么不能做到互相尊重呢?

在这个共享的时代,一切事物似乎都可以被共享,但紧接着这些出来的,还有信用,因为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比较严重,信用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信用这个环节在,那迎接我们将是异常近乎可怕的灾难,道路上都是被丢弃的共享事物,这对一个人,对一个城市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应该要发挥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因为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共享,改变了人们周围的一切,当忘带东西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共享一个,而不是回家拿。当回家时,想到的是利用共享单车回去,共享,本质上是为了给人以方便,快捷,廉价。然而如果因为这些而产生依赖心理,那就不好了。所以,可以适当用,不要过度依靠于它们。

共享资源反映的是当今社会的大潮流,总体上来说只要合理运用,它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有句古话说得好:“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不用也可以的话,那就少用,让它为那些更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这样你就能感受到共享真正的用意在何处了。

【篇五:共享时代,那些时代的守护者】

从天主教堂一路走来,路边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整齐地分列着,歪着“脑袋”等待着他们的下一位雇主。在这片茫茫的“五色海”中,立着一位老翁——他套着一件明黄色的外套,上面写着“线下维护”几个大字。在这风云变幻的“共享时代”,有这样一群人,闪耀着不一样的光彩。

邻居阿姐就曾经当过这样一位维护员。当我问她那是一份怎样的体验时,她只说了一个字“累”。累?我有点诧异。在我看来,所谓维护,大概就是阻止一些刻意破坏的行为吧。有些艰难是肯定的,但何谈得上累呢?阿姐见我不语,便邀我择日去看看她的工作。

那是一个盛夏的早晨,稀稀的蝉鸣,浓密的绿荫,一辆辆OFO正在林荫道上精神地等待着。和我想象中的不同,那些维护工竟都是一些稍有点年纪但身材健壮的老大哥。维护共享单车,为何需要他们呢?正在这时,一位老大哥过来了——他的肩上竟然扛着一辆共享单车!哇塞,真是好大的力气!他左看看右盼盼,“放这啰!”他吆喝着。阿姐见我一脸不解,便补充道:“有些市民停放共享单车的位置不对,阿哥得帮他们重新安放好。”话音刚落,又一位老大哥扛来了一辆单车,然后将其稳稳地放在了划定的白框里。看他们工作,似乎就像是在观摩一场杂技。为其喝彩的同时,心中油然升起的是敬意和佩服

太阳缓缓地爬上高空,气温也随之慢慢爬升。不少上班的白领们都来使用共享单车,扫一下二维码,一开锁、一确认、一推一蹬,整个过程快速而便捷。在这来来往往的“单车潮”中,我看到了一位维护员——他戴着厚厚镜片的眼镜,手拿一把螺丝刀,拧着拧着正在修理着什么。走近一细看,原来是一辆小黄车座垫的调节螺丝松动了,他正试着将它修复呢!老师傅仔细地观察着,调试着,他的那一双老手布满了厚厚的茧子,鬓角也已被岁月染成了点点斑白,想必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工匠了。他慢慢地调整着座垫,慢慢地旋着那螺丝刀,更换着不同大小的螺丝儿……他的眼神,透着坚持与细致。他的叔叔那种“慢工出细活”的认真劲儿与来来往往白领们的匆忙身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共享时代,什么都飞快地变换。每个参与共享的人可能只关注自己参与的那一段。但是那群人,那群维护单车、维护共享、维护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的人,正在树荫下、在道路旁,默默无闻地付出和奉献着。透过他们,我似乎又看见了那份执着、那份坚持、那份匠心……细细想来,没有他们,或许也就没有今天这样有序的“共享时代”。

【篇六:谈谈生活中那些“共享”】

今年夏天街头的色彩很亮,橙色的摩拜,黄色的ofo,绿色的电动单车,蓝色的小鸣……随着共享单车的走红,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理念好像重新出现了“共享”这一概念。

“共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义来理解,便是“共同分享”,听上去好像和“公用”没什么区别,我不禁想起了老一辈人总说的:住公房,吃大锅饭之类的概念。时代快速发展,人类从公用走向私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私人公寓、私人花园出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似乎更喜欢把自己隔离成一个个独立体,那为何又出现了“共享”现象呢?

在我看来,“共享”是基于个人经济可承担,但出于其他因素而选择与他人分享的理念。比如,我想骑自行车上学,但学校周围停放自行车不安全,这时我可以选择共享单车;又如,从家中带篮球体育场实在不方便,那么就可以使用共享篮球……共享资源带给人们的便捷,逐渐让住在钢铁森林里的人们之间重新建起了一种“网”。

其实在生活中,除了共享单车这种稳定产链和共享书店这种为人所熟知的现象,还有很多行为也夹带着“共享”概念。我去西安旅游时,夜晚参观完景点打车难,当我们站在街边扬招出租车时,一辆已坐了乘客的出租车停下,司机摇下车窗并询问我们要去哪儿,得知地点离已坐车上的乘客目的地很近时,他欣然让我们上车,这不也算一种“共享”吗?我又想起了去山区景点时,海拔高气温低,当地总有出租羽绒服的,共享行为确实早就开始渗入我们的生活。

可能上文两个例子都建立在资源短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那在资源充沛、环境良好的大城市中,共享产链能存活下去吗?我想答案肯定是能,再发达的城市也总会出现不方便的时候,比起我在西安的搭车经历,上海的嘀嗒拼车似乎更普遍些。城市中的共享机缘其实不妨还能再想出几例:在地铁、公交车上共享耳机,或是共享报纸,给乘客打发打发时间;在饭店、游乐场等公共场地,可以共享充电宝,避免手机没电的难题;在小区每次在楼下帖表,请住户们填写电量时,不妨提供一支共享水笔……用心去发现便能察觉到缓解问题,拉近人们距离只需“共享”即可。

共享资源确实利处多多,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保护这一产链,共享单车被破坏、乱停乱放的现象就让运营商和消费者双方都很头疼。或许“共享”理念背后最重要的就是将分享的事物当作私人的一样珍惜爱护,才能让“共享”深入人心,让人与人之间重新建立起信任的网络。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放弃烈日下独自撑伞,而是选择与众人一起在树下乘凉,让我们携手营造一个共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