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 > 初二> 正文

   [尊重]小人物,太棒了作文600字



【篇一:小人物,太棒了】生活中处处有值得尊敬的人,或许他们不是这个城市最美丽的,或许他们只是小人物,但他们对生活的努力,依旧值得尊重。那天上街,看到前面有一个发传单的男人。个子不高,戴着一顶白帽子,帽

【篇一:小人物,太棒了】

生活中处处有值得尊敬的人,或许他们不是这个城市美丽的,或许他们只是小人物,但他们对生活的努力,依旧值得尊重

那天上街,看到前面有一个发传单的男人。个子不高,戴着一顶白帽子,帽沿压得很低。他在十字路口旁的花池中站着。看到绿灯变红,便抱着一厚沓传单,跳出花池,走到第一排车前,一一敲着车窗,发送传单。我在车中,观察着一切。只见他弯腰,用手轻叩车窗,然后把传单举到车窗前,介绍传单的内容。我看不到他的脸,只是看到那辆车稍稍向前移动了一点,整个过程十分短暂,我知道那是种不耐烦的表现。于是,送传单的男人又走向下一辆车,重复着以上动作,留给我的,依旧是背影

望着那背影,走神了很久。不知为什么,从未引起我注意的人,却给了我莫名的感动。于是,当发传单的那人走向我时,我赶忙摇下玻璃,他将传单递给我,低声说了句谢谢,然后赶忙走向下一辆车。因为时间的短促,我甚至没看清他的模样,但内心却无比坦荡。

那背影,的确让我有了一番感慨,那显然是背负着生活压力的背影。发送传单的人,在努力地为生计拼搏。而生活的不易,让他们无法摆脱这种压力。他们站在马路中央,手捧花花绿绿的传单,去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群,希望获得尊重和理解。而换来的或许只是一点点同情。那同情,支撑着他们一次次的弯腰,而他们身上仅有的自尊,支撑他们有转身走向下一个车的勇气。他们是小人物,或许没有人关心过他们。但他们的自尊,仍是我们应当尊重的。

于是,从那以后,我每次都会在路上拿到一两份传单,那上面有小人物生活的艰辛,同样也有对小人物生命的尊重。

【篇二:身边的小人物】

在我看来,平凡不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甘于平凡,这恰恰是一种正视生活、乐观开朗的一种生活态度。甘于平凡,在生活中,也许就有这么一群人,在平凡中奉献,也许会因为他们的不起眼,我们会忘记甚至忽视他们。但也许,这些人正是在这平凡中演绎着不凡!

默默地付出,在辛苦平凡中寻找快乐,获取尊重的一些小人物就在身边。

那是一个大雨纷飞的夜晚,雪停在黑色的布上,在路灯照耀下,点缀出来的暗光。我撑着一把伞,手插在厚厚的棉袄口袋里,急匆匆地往家赶,雪打在脸上,又有着凛冽的寒风迎面吹在我的脸上,像死神冰冷的手从我的脸颊抚摸过。

这时,我注意到在那不远处的厚雪地里,有一个身影,若隐若现,再往近处看,那身影渐渐清晰——是一位环卫工人,看样子,年近六七十岁。

他的两颊通红,穿着一条长黑的大外褂,黑色的裤子,那裤子的膝盖处与大腿上有着两块清晰的补丁,他的车窗身躯简直成了“C”字型,一双通红的手,紧握着那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十分粗糙的大扫把,脚上的那沾满泥的套鞋。

那位环卫工人没有帽子,身上披着橘色的马甲,两鬓的白发在路灯的微光下泛着光。额头上的皱纹已清楚可数,眼角的皱纹也隐约可见。

在这寒冷的夜晚,也许大部分人在家窝在被子里,而他却在这冰天雪地的环境下,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的工作着,头上出满汗水

大雪天中,没有人为他遮风挡雨,没有人去关心他,而环卫工人就踩在这雪地里,尽自己最大的力去维护城市的环境。

最重要的是,这位老人,在这只有汽车经过的路上,没有人来陪伴他,孤独使他只能无奈,甚至有些绝望地努力地去工作。

这大冷天,唯一能做的,只有与雪交流。他坐在路灯下,休息,拿出一个铁盒子,我走进一看——里面只有两个馒头和一些萝卜干。我陷入沉思,他用快冻僵的双手,握着馒头,吃得津津有味。

我被这一幕所震撼了,也许有人还在为食物是否美味烦恼,但他——这位环卫工人却觉得一天中没有其他事比这吃馒头更好了。

也许,我们身边那些为我们无私奉献,而不求额外回报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些伟岸的人。他们这些身边虽不起眼的小人物,却有不平凡的一面,我们应当去关心一下他们,向他们致敬!(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三:小人物】

雨声渐渐止住了,推开窗户看见萤火虫在闪闪烁烁,这不正似我们生活中不起眼但又不断发光、放热的小人物吗?在这其中,只有他始终在我背后默默的陪伴。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转眼间,我长大了,他却在变老,他的头发上渐渐有了白发,皱纹也爬上了他的脸庞。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对我的爱。

思绪纷飞,一幅幅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展开:早晨,我正在贪睡,他附身轻轻的叫我起床。自从上学以来,他就义不容辞的成为我的闹钟,特别准时,不早一秒,也不晚一秒的闹钟。起床后,迎接我的是不同花样的丰盛的早餐,真不知他是几点起床开始忙碌的,对付这些锅碗瓢盆。每次想到这里,心里总有一阵暗流在涌动。

朦朦胧胧中,清脆的下课铃声一打响,我便箭步如飞般的向外冲。每天,家里那扇神奇的门总会早早的打开,他总是通过门缝小心翼翼的往外瞧,我刚上完最后一个台阶,门就被打开。为什么,他每天都会那么准时?原来,他总是提前站在阳台等待,看到我的身影时便小跑着跑到门口,想象他那滑稽的动作,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起起伏伏。

不知何时起,他就成了我无话不谈的大朋友。暮色降临,晚风吹拂,小道漫步,畅谈心事。和他并肩走在一起,猛然发现,我已比他高了,我倒成了大人物。这时,我便开始了我的长篇大论,从某同学开始说起一直到自习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再到课后作业的完成上……他一个劲儿地听,不时也被我逗乐,也许这是一天中最美好时光,因为我身边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大朋友,我的放学在家的时间因此变得更加有趣

这个小人物就是我的父亲,在我生活中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小人物,在这个小人物的陪伴下我会在人生的路上搏击风雨,创造最精彩未来

【篇四:小人物创造历史】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叫《黑烟里的灵魂》,我脑子里就冒出了这么句话;小人物创造历史。文中的明子是个毫无地位的“小人物”,李富算得上是个“大人物”。文中的明子对李富充满了无限的恐惧,甚至死的时候都不能忘记李富的“恶”。让人不禁对明子充满了同情。

明子是个小人物,在他身边有着无数个这样的小人物。在今天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有钱就有地位,然而,我们何曾注意到,财富都是由无数个小人物创造的呢?如果没有无数的司机,工厂的货物该如何运输?我们的出行又将多么地不便——毕竟不是人人都有小汽车的。如果没有众多出卖劳动力拿工资的工厂小职工们,我们如何生产出商品,如何创造剩余价值,又该如何致富呢?倘若不是许多无名的医学工作者的协助,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能有几个?能接受治疗的病人又有几个?

小人物创造历史。古往今来,若不是千百万手工业者夜以继日地拼命劳动,又哪来皇帝大臣们的富贵。文学家,数学家,政治家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又哪有力气去创作文学,研究数学,大搞政治呢?世界的发展是建立在小人物的肩膀上的。没有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世界如何进步

然而,小人物们却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他们穷,他们累,他们痛苦孤独无助,他们甚至连死的权力也没有,因为他们必须对家庭负责。一个个小人物的肩膀上担负着无法想象的重担,有什么人能够替他们分担一些呢?

国家的统治者们口口声声说为人民服务,但一人之心非千万人之心。中央几个人为人民着想,地方上千万人未必替人民着想。回想封建时代,各个政权反复易手,不就证明了小人物的“不幸”吗,民为君付出,君不为民着想,民为国而累,国不为民而泣,民生于水火之中,除了高举义旗反抗,难道还要在庙堂之上与君王辨论吗?

小人物创造历史,不论社会多么发达,多么富裕,这个社会依旧不缺小人物,他们是社会的支柱,是最值得我们敬仰的人。

【篇五:小人物,大智慧

悄悄走在历史前行道路上,偶尔遇见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体味着他们留下的气息,深深折服于他们的智慧。

不经意间发现,原本平平凡凡,不惹人注意的他们,却充满着大智慧,成为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照亮整个苍穹。

不惑之年,东坡因“乌台诗案”受牵连,被贬黄州,可他并不因此而沉沦,依然显现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万里眼波云海似乎勾勒出一个壮志未酬学子的悲凉心境。对于自己一贬再贬的曲曲折折的境地,他也歌一句“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尊重愤懑之情。可正是这样一个政治上不如意被人忽略了的小人物,却成为了万千学子的楷模,一句“清澈无底上有千仞嵯峨”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在文学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大作用,他上承李杜高旷之诗风,下启辛李婉约之清音,小人物的命运,却散发着大智慧的光辉。

青山相伴,浊酒相随,菊花相依,归隐山林,自成乐趣享受恬静优雅的自然风光,陶渊明显然是一个成功者,他能平静地离去,释然地说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竹篱茅屋下,青林小径上,自酌一杯淡酒,缓缓送入口中,品味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宁静。仕途上的不称意,使他对山林的向往更加执着。于是悠然南山中,仕途上的小人物却乐得逍遥,文学的殿堂又平添一份光芒

当西去的辇车随着塞北的风,在夕阳下渐行渐远,汉宫的青瓦粉墙消失在了地平线,再也看不见汉宫的风雨,一年又一年,辇车再也没回来过,只留下那一座青冢,独向黄昏,向人们诉说着那个凄美绝伦的故事。昭君,一个平凡的女子,却因那决绝的一别,独自走向荒漠,平凡的人生显现出大智慧的光芒。

历史悄悄落下帷幕,他们的身影渐渐地远了,去了,散了,他们睿智的光芒却照彻未来。他们这些特殊的平凡的小人物,用大智慧照亮了苍穹,照亮了历史前行的道路。

【篇六:小人物的大爱——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金陵十三钗》真的是一部很震撼人心的电影

银幕上的场景触动着我的视觉神经,自己仿佛也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那个极度的炼狱中。

沉沦的南京依旧充斥着热血,因有勇士与他存在继续与日本军做着殊死搏斗,我因哪怕只剩一人也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不惜冲在死亡的前线保护教堂的女学生中国士兵而感动,因他们的痛而痛;为日本军队在南京到处搜抓女学生,对女性如牲畜般的蹂躏、残杀而而激愤;为那些逃命的沦落风尘的女子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代替女学生的去参加日本军队所谓的庆功宴而对他们激赏,同时又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彻骨的辛酸和深深的无奈。

电影院中的我只能静静地坐着,默默强忍着想哭的冲动,整颗心都是那么的沉重和苦涩。

回家的路上心久久不能平复,想哭却不知为了什么,可能是为了那些惨烈牺牲的战士而哭,可能是为了那些惨遭日本军队杀害和蹂躏的女性而哭,也可能是为了中国大陆上曾有过这么深深地炼狱,同时也为中国的统治腐败而哭,为统治者的无知而哭,为日本侵略军的愚忠而哭,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人性的基础,那是何等的悲哀啊!

最终电影并没有交代那些那些代替女学生去日本军营的女人结果如何,只是交代了女学生最终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帮助下顺利逃离了南京,些女人或许是活着出来了,或许是被那些日本军给残杀了,相比前者而言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宁愿相信前者。

伟大的祖国孕育了我们,但是一场炮火轰击了我们的国门,伟大的土地印上了印上了侵略者的足迹。中国人民拿起了我们的武器,和他们进行了战斗,可是,那些自以为是勤劳、勇敢的官僚们却一味的退缩,才造成南京的悲剧!如果当时每个中国人民都敢于拿起自己的武器去对抗我们的敌人,那么中国也就不会被摧残到如此境地。

在如今这个和平的年代,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要时常保持警惕,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上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更是不能失去了戒心。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居安思危。